首页

湘香女王高跟

时间:2025-05-29 05:53:12 作者:稻田里的“天空之镜” 浏览量:40546

  非就诊车辆挤占医院车位成了普遍问题

  差异化收费能解决“医院停车难”吗?

  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联系着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11月13日,成都市卫健委召集市域内19家医院召开治堵工作会议,询问各院代表们一个问题:你们医院周围交通拥堵吗?

  会议室里,几乎所有代表都直率作答:“堵。”收集到的问题五花八门,比如流动摊贩占道、来往车辆违停、交通设施待优化,等等。多家医院代表还指向另一个共性问题:医院停车场,是价格洼地。

  据悉,公立医院的停车场均执行公益收费标准,相较周边的市场化停车场,收费极低。非就诊车辆挤占车位,就成了普遍问题。近年来,国内部分省市针对医院停车难的问题,试点“差异化收费”。这是否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11月22日,记者对医务人员和普通大众发起了小范围调查,有少部分人表示反对医院进行差异化收费。背后原因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适宜办法解决医院停车难问题?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历史问题

  扩建停车场

  赶不上快速增长的停车需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从成都天府广场原四川省展览馆的楼上向南望去,5公里以外的四川省肿瘤医院第一住院大楼清晰可见——那是一栋白色的、十多层的建筑。但在高楼林立的今天,这栋大楼已被淹没其中。

  “当年这栋楼周边多是菜地,它最高。”在四川省肿瘤医院后勤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石,指着那栋楼回忆道,“没有建地下停车场,楼下坝子供大家停车,只有零星的几辆车停在上面。”

  在早期,不仅医院坝子上的汽车少,马路上的汽车也很少。老石说:“以前谁也想不到,需要规划那么多车位。大概是2008年,医院的停车位开始紧张起来,门外开始出现拥堵。虽然后来扩建了地下停车场,但依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2023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门诊量76万余人次,除去双休日和法定节假日,日均门诊量达3000人次以上。另外,全年还有住院患者8.1万人次。相较于庞大的就诊量,整个医院的车位仅有830个。

  这种落差背后,是从每天早晨7点10分到下午4点30分左右,在该院的西门外,排队进场停车的车流总是长达近200米。如果不是因为“长龙”的尽头直抵中环路的十字路口,还会排更长,老石说:“再往后排队就不行了,阻塞道路。”

  有患者家属告诉记者,他曾排队20多分钟仍未进场,只好停在医院对面的停车场。

  这样的“长龙”,同样长期出现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停车场入口周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也是长期面临停车压力。

  价格“洼地”

  医院停车费便宜

  非就诊车辆挤占停车位

  除了规划的车位有限之外,非就诊车辆挤占医院停车场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以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例,该院900余个车位对于每天进出车辆超3000台次的现状,本就吃紧,但是非就诊车辆来院长时间停放,挤占了患者车位近1/3。在四川省肿瘤医院,非就诊车辆挤占约20%;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也达约20%。

  为什么非就诊车辆要去医院停车?因为“便宜”。

  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决定了其停车收费较为亲民。一环外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停车场,起价4元/4小时,以后每小时1元;二环外的四川省肿瘤医院,起价4元/4小时,以后每2小时1元;一环内的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起价4元/2小时,以后每小时1元。

  医院外占道停车咋收费呢?公开资料显示,成都大致按环线划分区域,将白天收费标准分为四类,起价分别为10元、8元、6元、2元/小时,以后分别为3元、2元、1元每半小时及1元1小时。医院附近的商业停车场,收费也远高于医院,例如成都二医院附近某停车场,起价6元/1小时,以后每小时4元。

  “你采访我之前,我确实没想到这样会挤占患者宝贵的车位。”一名经常在医院停车的市民告诉记者,他们单位的地下停车场,起价8元一小时,之后每小时4元,停一天要30多元,“租车位每月700元,但我一个月只有七八天会开车上班,这样算下来不划算”。

  另一位市民告诉记者,他在某公司担任车队司机,每天早晨7点前就要抵达公司,而这时停车进医院不需要排队,“在医院停车比在公司停车便宜,所以我经常停在医院”。

  各地经验

  探索差异化收费

  问卷显示小部分反对意见

  11月13日,在19家医院参加的治堵工作会议上,多家医院的代表提出,可参照某些省市,试点“差异化收费”:对就诊车辆和非就诊车辆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以缓解医院停车难的问题。

  以济南市为例,今年9月4日,该市发改委联合市城管局发布了《关于开展公立医院停车收费调整试点的通知》。其中提到,自2024年9月18日起,济南将在齐鲁医院(中心院区)和省立医院(中心院区)实行差异化停车收费,就医车辆停车比非就医车辆停车费用低,前两小时还可免收停车费。

  据齐鲁晚报报道,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停车场经理吴波9月18日介绍,经过一上午的运行,停车位的周转率确实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记者还注意到,早在2017年,深圳市就曾在部分公立医院试点类似的差异化收费模式。彼时,深圳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和北大深圳医院的非患者车辆停放数量占总停放车辆的比例,分别为76%、44%和47%。据悉,该模式沿用至今。

  对于“差异化收费”,医务人员怎么看?11月22日,记者对在成都市域内公立医院工作的50名医务人员发出调查问卷。结果显示,39人支持,5人反对,6人中立或不确定。随后这份调查问卷向普通大众发起,参与的189人中,148人支持,25人反对,16人中立或不确定。

  一项看起来可以缓解医院停车难的方案,为什么有人会反对?记者归纳了包括医务人员在内的多名参与调查者的反对意见,其中一项为大家担心可能会导致周边停车场跟进涨价。那么,大多数原因可归为以下几项:

  1、如何甄别就诊车辆。一名医生对此表示:“有人停车时可能会说,我是来看望住院病人的、医生要给我交代事情。或者就挂最便宜的号进来停车,执行起来会很难。”

  2、不应该区分是否为就诊车辆,因为医院是非营利性机构,应该坚持公益价。

  3、如果医院对非就诊车辆收费涨价,可能会导致周边停车场跟进涨价。

  4、缴费流程出现问题。比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在执行差异化收费的初期,车辆出场需出示就医凭证,缴费时间被拉长。而在深圳,也出现过就诊车辆被误认为非就诊车辆的事件。

  多措并举

  一些医院停车难问题得以缓解

  现实中,有医院已经尝试其他方便就诊患者停车的措施。四川省人民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院患者在网上挂号时,可选择预约停车,当来院就诊时,可以优先入场,该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成都三医院相关工作人员也表示,当医院扩建停车场后,排队入场停车的现象已得到缓解。成都一医院相关工作人员则称,该院2007年从春熙路旧址整体南迁至高新区万象北路后,新院区的停车位规划充足,且有智能停车系统协调,少有出现排队停车入场的现象。

  多家医院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差异化收费”是值得探索的方案,但仍需配合多种治堵措施,例如整治流动商贩占道、优化院外交通设施等,其中部分方案在警方、城管的配合治理下,已起到一定的效果。

  记者了解到,为了将更多的车位留给患者,已有部分医院限制医务人员将车停进医院。另外,几乎所有医院都提倡医务人员绿色出行。

  也有多家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希望通过媒体呼吁,住在市内的患者尽量绿色出行,将更多的车位让利于住得远的患者。”

  在11月13日的治堵会议中,成都市发改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对“差异化收费政策”进行认真研究。市卫健委、市规自局、市交管局等部门相关人员均作了发言。据介绍,治堵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各部门将密切配合、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医院和群众的建议,同时借鉴外省市好的做法和经验,共治交通拥堵。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经济观察)人民币汇率创年内新高,会破“7”吗?

此次,爱康集团作为“中国太平医康养生态联盟”成员,联合太平人寿及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共同发布《2024版60岁及以上体检人群健康报告》,不仅可以呼吁更多人关注老年人群健康,树立老年人群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观念,积极做好综合管理主动预防,在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重视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还可以启发医康养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设计出更契合老年人群健康需求的产品,从而促使参与者为养老产业的发展贡献各自的力量。

高温下的钢轨“医生”:步行50余公里 护航列车通途

目前,配合立法机关推动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已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9月,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被纳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项目;同年12月20日,全国人大监察司法委作为牵头单位已正式启动立法项目;近期,《全国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将检察公益诉讼法列为预备审议项目,立法工作已驶入快车道。

财政部: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已下达各地

4月30日,四川遂宁,远眺正在建设中的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当日,四川成都经达州至重庆万州高铁(简称“成达万高铁”)遂宁涪江特大桥建设工地主塔和架梁建设工作有序推进,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无人机照片)

商务部:服贸会成为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合作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北京市将全面提升重点区域、重点场景的银行卡、移动支付、现金等支付受理环境。”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张颖表示,将打造一批无障碍支付服务示范区,为外籍来京人员等群体提供多元化支付服务,让外国朋友感受到首都金融服务的温度。

董经纬履新后首次发文,有重要信息

近期,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能过剩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出席论坛的中外专家回应这一问题,并表示中国新能源产业有益于全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